3月26日,由广西地震局主办,广西防震减灾和紧急救援办公室、广西群众艺术馆和集团公司联合承办的2025年3月“刘三姐+防震减灾”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走进集团公司在建轨道交通项目施工现场。这场别具一格的活动,创新性地将地方民族文化与防灾科普深度融合,以“文艺+科普”的生动形式,将防震减灾知识送进企业、工地,为基层广大职工群众筑起安全防护网。广西地震局二级巡视员谭劲,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刘海林参加活动。 “今晚七点地震局的志愿者震波来……”“什么?‘震波’来了?快找地方躲起来!”广西群众艺术馆刘三姐文化志愿服务队精心编排的原创防震减灾小品《“震”相》精彩上演。小品凭生动的剧情,生动演绎了地震预警、应急避险等专业知识,还别出心裁地融合了地道的“南普”(南宁普通话)口音,在诙谐幽默间传递出不信谣、不传谣的正面理念。接着,侗族阿妹巧妙地把防震减灾的科普小知识融入侗族琵琶歌的歌词里,利用传统音乐的魅力,让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易于接受,观众热情地报以阵阵掌声,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防震减灾小品《“震”相》 陈渝/摄
活动现场,广西地震局向集团公司赠送了一批防震减灾科普书籍。这批书籍涵盖建筑隔震技术、设备抗震固定等实用内容。广西地震局、广西地震学会专家张沛全结合广西地质特点,开展了一场防震减灾知识讲座,通过讲述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让观众对防震减灾的重要性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现场管理人员不禁感慨:“这些知识就像安全帽一样重要,关键时刻能救命!” 张沛全进行防震减灾知识讲座 陈渝/摄 座谈交流现场 陈渝/摄
谭劲先一行还参观了“广西路建·新匠坊”,了解了集团公司在建轨道交通项目关键施工工艺以及相关防震减灾举措。座谈会上,双方代表围绕施工现场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防震减灾工作展开深入讨论,通过交流实践经验与理念,进一步增强了项目在灾害预防、应急响应及灾后恢复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为项目建设安全平稳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次“刘三姐+防震减灾”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与“路建知心姐姐”文化品牌相结合,走进集团公司在建轨道交通项目,深入工地一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防震减灾知识传递给基层群众,让广大职工了解地震的成因、地震预警、避险知识,同时呼吁更多的人成为防震减灾知识的传播者和实践者,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