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广西路建集团灵三高速大修项目顺利交工。验收委员会通过外场查验、内业检查、系统演示以及现场汇报,一致认为灵三高速路面平整、线型流畅,防护等级进一步提升,质量评定得分96.7分。
灵三高速大修项目顺利交工 廖德威/摄
桂林市国道过境公路灵川至三塘段高速公路(简称“灵三高速”)是桂林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灵川县独田村,接桂林灵川至僚田高速公路,终于马面村,与桂林至阳朔高速公路相接,路线全长约41.7公里,是连通桂林南北公路网络、连接市区主要公路的快速城市环道。
灵三高速路段航拍 廖德威/摄
灵三高速自2008年3月通车以来已运营12年,未进行过路面大修养护施工,但在行车荷载、雨水、光照等条件耦合作用下,沥青路面出现横向、纵向裂缝,车辙等老化损坏状况,需对破损路段进行养护大修处治。灵三高速大修项目主要对灵三高速公路路段进行沥青路面热再生施工、桥涵加固补强、绿化等工程,其中热再生部分总面积占路面工程的84.2%,是就地热再生技术首次在广西大面积运用。
灵三高速大修左幅(未施工)和右幅(施工完成)对比 廖德威/摄
节能降碳 复旧如新
灵三高速路段航拍 廖德威/摄
建设过程中,灵三高速大修项目引进科技领先、高效环保的复拌就地热再生技术,实现原路面材料100%就地循环再利用,无废料、灰尘,节省传统冷铣刨方法所耗费的大量运输、处理废料的成本,共计节省骨料42480吨,节省沥青2124吨,减少废料56640吨,减少碳排放600吨;新添加的沥青混合料比传统技术节约80%以上……一系列绿色环保技术的有效落地让路面“旧貌换新颜”,平整、舒适、美观的“绿色”高速为过往司乘人员带来畅通舒适的出行环境,也为桂林市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新样本,真正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
EM6500沥青混合料提升复拌机 廖德威/摄
喷洒再生剂 廖德威/摄
灵三高速大修项目施工现场 廖德威/摄
以安为先 安全发展
灵三高速车流量较大,在密集的车流量下同步进行施工作业,不仅要面临车流随时给施工带来的安全隐患,还要保证施工不对道路安全通行带来风险。
灵三高速车流穿梭不息 廖德威/摄
为此,灵三高速大修项目同当地公路、交警部门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深入调查研究,采用“边通车边施工”的施工方案,在确保安全施工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障过往交通和群众出行,同时持续优化施工组织计划,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要求,有效克服了施工时间短、节假日期间交通压力大等困难。
“警路企”联动 廖德威/摄
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班前安全交底 廖德威/摄
灵三高速大修项目引进安全防撞缓冲车和应急救援车,确保施工和行车安全,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每日开展班前安全教育交底,加强日常安全培训学习及技术交底,不定时开展安全巡查,积极开展“涉路施工车辆伤害事故应急演练”,严抓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项目管理人员巡视施工现场 廖德威/摄
防撞缓冲车 廖德威/摄
绿色环保 质量先行
为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灵三高速大修项目精心组织、统筹推进,严格按照“绿色、低碳、经济、耐久”建设要求推进工程建设:一是严抓质量管控,强化过程控制,着力对桂林地区低温沥青摊铺、原路面级配变化大、热再生机械控制、伸缩缝更换施工、标志标牌等关键质量控制点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控;二是制定路面加热温度、再生剂及新沥青添加量、路面摊铺温度及碾压遍数等控制点控制要求,根据病害特点及成因,“对症下药”选择技术及设备组合施工;三是严把原材料进场关、试验检测关、质量检验关,保证“当天出料当天出检测结果,当天施工路段当天完成工后内检”,确保工程质量全面达标;四是加强技术交底与培训,严格控制路面平整度。
灵三高速大修项目管理人员检查沥青温度 廖德威/摄
灵三高速大修项目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 廖德威/摄
广西路建集团在灵川至三塘高速公路大修采用复拌加铺型就地热再生技术,不仅增强了项目绿色、环保、科技、高效的道路养护技术实力,还大幅度提升了灵三高速公路形象、行车舒适度、安全性和管养水平,对预防道路及设施的病害发生,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整体服务水平及运输效率,推动桂林地区的旅游和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灵三高速路段航拍 廖德威/摄